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
Laboratory for Coastal Ocean Variation and Disaster Prediction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2020)
一、实验室概况
1. 总体定位
海洋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领域,也是世界各国战略利益竞争十分激烈的重要区域。随着海洋开发,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与人类直接关联的近海海域,海洋环境监控、海洋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成为各海洋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广东是濒临南海的海洋大省,是海上丝绸之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区域。南海海洋动力过程复杂,海洋灾害频发。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超强台风、风暴潮、灾害性海浪等海洋自然灾害日益严重。沿海经济发展带来的径流污染排放、赤潮、缺氧区等海洋生态灾害也给沿海地区人民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构成了严重威胁。探明近海海洋环境变化规律和海洋灾害发生机理、提高精细化海洋灾害预测技术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和国家海洋战略实施的迫切需求。
为此,本实验室以国家海洋战略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立足南海、服务粤西、面向全球”,围绕广东近海海洋环境变化和海洋灾害防灾减灾方面的重大社会需求和前沿问题,开展海洋环境变化和海洋灾害发生的机制机理基础研究和监测模拟的应用基础研究,努力为南海和地方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支撑。
2. 研究方向
围绕广东近海海洋变化和灾害预警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技术发展需求,实验室形成了以下三个相互关联和支撑的特色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1:近海动力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①粤西和南海北部陆架多尺度动力过程:开展粤西和南海北部陆架三维环流和波动混合等关键过程研究,探究近海多尺度动力过程的演变规律及其对物质输送的影响。
②粤西近海陆-海-气相互作用机制:开展南海和周边大洋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分析华南和南海北部气候变化规律,探究近海海洋动力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研究方向2:近海生化环境演变及其与物理过程耦合
①近海海洋生化环境演变:基于海水化学分析和同位素示踪,探究广东近海尤其是养殖开发等重点海域生化环境的演变规律,评估人类生产生活和海洋开发等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②近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耦合:开展广东沿海重点海域环境监测与模拟研究,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多尺度动力过程对生化要素循环的影响,预测近海海洋生化环境变化趋势。
研究方向3:海洋灾害过程立体监测与模拟预警技术
①海洋环境参量立体监测技术:开展海洋定点监测和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研究,准确获取近岸海域水文、气象和生化环境参数,实现近海海洋环境高分辨率实时监测;
②海气耦合模拟和灾害预警技术:基于多源资料同化技术和海气耦合数值模拟技术,探究台风、风暴潮等灾害的发展规律和动力过程, 研发台风、风暴潮等灾害预警预报技术。
3. 组织架构
4. 主要成员简介
姓名:谢玲玲 | | 姓名:陈法锦 |
简介 物理海洋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省“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夏威夷太平洋研究中心、英国南安普顿研究中心等访学。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会员,南海年会组委会秘书长,国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主要从事海洋环流与混合方面的研究。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海洋局国际合作专项子课题等研究项目十余项。在《J. Phys. Oceanogr.》、《 J. Oceanogr.》、 《J. Mar. Syst.》、《中国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 | 简介 地球化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广东省本科高校海洋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杰出学者”。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课题;曾参加了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和德国“太阳号”科考船的科学考察。 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近年来重点开展、探讨了南海西北部氮的生物地球化学与物理过程耦合及与碳循环之间的关联。有关工作与合作者在《Biogeoche。》、《Marine Pollu. Bull.》《River Res. Appl.》、《Atmos. Environ.》、《Geophys. Res. Let.》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
姓名:徐建军 | | 姓名:徐峰 |
简介 大气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院长,广东海洋大学高层次拔尖领军人才,广东省扬帆计划紧缺拔尖人才。广东海洋大学拔尖人才领军学者。原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研究教授,美国气象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曾在香港城市大学、美国新墨西哥理工学院、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美国空军气象局、美国国家气象局、美国乔治梅森大学任职。 主要从事海气相互作用和数据同化方面研究,目前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或SCIE论文70多篇,被引用1000多次(90%为他引)。获WMO世界青年科学家的提名,首届江苏青年科学家奖,青年科技奖,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奖。
| | 简介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大气科学专业教指委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海洋气象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指委委员,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现任科技处副处长。 主要从事大气科学、海洋气象及相关专业的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海洋气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热带海洋气象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子项目、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广东省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等20多项科研教研项目等。
|
姓名:刘春雷 | | 姓名:邓立平 |
简介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拔尖人才领军学者。回国前曾在英国雷丁大学气象系工作 20 多年,目前仍是雷丁大学客座研究员。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英国曼切斯特大学获学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全球气候变化机理方面的研究,包括地球观测、大气辐射、台风过程、地球-大气系统能量平衡变化和水循环变化方面的研究。估算的大气层顶各辐射通量和地球表面净能量通量,被国际学术界广泛使用。在 SCI杂志发表的文章已被引用了1000 多次。有把卫星观测资料,大气和海洋再分析资料,以及气候模拟资料结合在一起的丰富经验。 窗体底端
| | 简介 气象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扬帆计划”紧缺拔尖人才,广东海洋大学“杰出青年学者”。2010毕业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前往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2013受聘于沙特国王科技大学作为研究员从事数值模拟和水文气象相关的工作。 主要从事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热带30-90天振荡信号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与过美国能源部(DOE/ASR、DOE/ARM、DOE/CCP)、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沙特国王科技大学等资助项目9项,并在《J. Climate》、《Geophy. Res. Let.》、《Mon. Weather Rev.》、《J. Hydrometeor.》、《J. Atmos. Sci.》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
姓名:凌征 | | 姓名:王磊 |
简介 物理海洋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会员,国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J. Coast. Res.》、《Ocean Dyn.》、《Geophys. Res. Lett.》等国际期刊评审人。 主要从事海洋环流、台风-海洋相互作用方向的研究。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论文16篇。主持课题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1项,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1项),另参加973计划课题,重点基金等项目,总经费近200万元。成果发表在美国《J. Climate》、《J. Geophys. Res.》、欧洲《Climate Dyn.》、日本《J. Oceanogr.》等物理海洋学领域国际顶尖杂志上。
| | 简介 物理海洋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2010年美国夏威夷大学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博后。曾获得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颁发的优秀助教荣誉奖、第十四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优秀学生论文奖。担任广东省气象学会海洋气象专业委员会委员。《Inter. J. Climat.》、《Theore. Appl. Climat.》、《Adv. Geosci.》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主要从事海-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变化、海洋大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J. Climate》、《Geophys. Res. Lett.》、《Deep Sea Res.》、《Tellus A》等。 |
二、2020年建设进展
1. 研究队伍
2020年从中山大学引进方杏芹副教授,还引进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博士后工作者包创、厦门大学王超博士、德国不莱梅大学管轶博士、中国科学院南海研究所韩冰博士等多位博士,进一步壮大了实验室科研队伍。
实验室不仅求贤若渴,在引进优秀教师的同时,也很重视对教师的培养。2020年在教师职称评选方面,曹瑞雪、曹瀚升、黄鑫等3位老师评上副教授;在研究生评选中,新增王磊老师为博导,新增薛宇峰、范伶俐、黄超、黄鑫、孔德明、杨丽娜、李敏、谢辉、张宇等9位老师为硕导。
目前,实验室已形成了一支以双聘院士、珠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领衔、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具有良好国际化学术背景的结构合理的优秀师资队伍。现有固定成员6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9人,60%以上成员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珠江学者、青年珠江学者、扬帆计划、南粤优秀教师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6人。
实验室有流动人员12-15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讲座教授5人、访问学者5-7人,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具有良好的国际学术背景。同时,实验室与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联合组建技术支撑团队,由9名实验师担任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其中3人是副高级职称,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
2. 研究成果
在实验室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实验室科研成果有了进一步提升,发表论文共计31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12项;在研和新增项目69项,新增科研项目29项,科研经费达3660余万元,到账经费1974万元。
2020年主要研究进展:
(1)班达海中尺度涡极性季节反转研究
位于低纬度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印度尼西亚海域,是两大洋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也是全球热盐环流输运带的重要连接海域。班达海位于印度尼西亚海域东南部,是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TF)重要路径海域。认识班达海环流和中尺度涡特征对理解ITF和两大洋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卫星高度计资料,统计分析了班达海中尺度涡的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993-2016年的24年间,班达海共出现147个中尺度涡,其中气旋涡(顺时针)与反气旋涡(逆时针)分别为76个和71个。尽管两种涡旋的总数量在冬季和夏季差别不大,但冬季气旋涡数量是反气旋涡数量的两倍多,而夏季相反。空间分布上,冬季反气旋涡集中在海盆北部,气旋涡集中在海盆南部,夏季也相反,即同一位置中尺度涡的极性随季节发生反转。基于非线性孤立罗斯贝波理论的分析显示,班达海背景纬向流的经向剪切的季节反向,是中尺度涡极性反转的重要原因。班达海上层海盆尺度的流场涡度和风应力旋度也随季节反向,也利于中尺度涡极性反转现象的发生。
(2)副热带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旋个例观测研究
海洋涡旋是准地转平衡或梯度风平衡的一种旋涡,它们寿命较长,大部分水平尺度约为10-100 km,可以有效输送多种示踪剂。在不同大小的涡旋中,前人已使用基于高度计的涡旋识别和跟踪标准对典型水平尺度为~100 km的中尺度涡旋进行了广泛研究。根据卫星测高观测资料对涡旋活动的统计描述,中尺度涡旋在亚热带西北太平洋(NWP)特别活跃。该区域以前的研究表明中尺度涡旋对于调节背景流非常重要,比如可能会影响海水的大规模运输和再分配、甚至跨越等密度面的混合等。但以前关于NWP中尺度涡旋的大多数工作都着重于涡动能变异性,对于特定涡旋生长过程中的演变及相关变化的研究较为少见。此外,涡的结构在探索涡动力学和评价涡对水体的输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借助卫星高度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尺度涡旋的表面特征方面,其海底涡结构仍不为人所知。并且,中尺度涡旋会引起局地温盐异常,这种异常对区域海洋动力学具有重要潜在影响,甚至可能通过海洋环流影响远洋。因此,对于中尺度涡旋结构及其演变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高分辨率的Argo浮标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对副热带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型中尺度涡旋个例进行了系统的三维结构研究。该涡旋发源于黑潮延伸体附近并以8.9 cm/s的速度向西传播。研究结果表明,在涡旋的成长阶段T1和成熟阶段T2中,涡旋自身发生了显著变化。在T1 (T2) 阶段,合成涡旋中心处的最大温度和盐度异常分别为1.7 (1.9) °C和0.04 (0.07) PSU。合成的温度异常在整个深度均为正值, 而合成的盐度异常则呈现出三明治结构(图1),可见在涡旋的成长过程中其对中层海洋的影响变得更加显著。 涡旋在上层非线性很强,可以造成0.17 Sv的体积输运以及3.6×1011 W、-2.1×103 kg s-1的热盐异常输运。涡旋的迁移深度从400 m加深到580 m,意味着有更多水体和热盐在更深层次可以被涡旋输运。能量收支分析表明涡旋在向西传播的过程中其势能和动能显著增加,且斜压不稳定作用是涡旋成长的主要能量来源及机制。涡旋传播过程中被输运的Argo浮标个数变化还表明涡旋迁移过程中存在显著的水体对流交换过程。
(3)黑潮入侵模拟效果优化对南海北部中尺度涡模拟的影响研究
海洋中尺度涡作为海洋中尺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物理海洋学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中尺度涡对全球物质和热量输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对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异的调制有重要影响。南海作为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也是我国海洋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区域,其因受到地形、季风以及黑潮的影响,呈现复杂的多涡结构。因此,深入研究中尺度涡旋对南海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由于观测资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高分辨率模式逐渐成为研究南海中尺度涡的重要方法。
基于高分辨率LICOM海洋模式,探讨了模式模拟的中尺度涡基本统计特征,发现其模拟的中尺度涡强度明显偏强,并且在北部海域尤为明显,推测其可能与模式模拟的黑潮入侵过强有关。通过修正吕宋海峡处的地形,黑潮入侵的模拟效果得到了优化。结果还显示模拟的涡旋强度和涡动能(EKE)均有所减弱,能量收支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减弱可能与黑潮入侵优化后减弱的正压不稳定能量转换有关。此外,这种EKE的减弱主要体现在气旋涡强度的显著减弱,这可能与反气旋涡的斜压不稳定能量释放在冬季的增强和正压不稳定能量释放在夏季的增强有关。
(4)地形对琼州海峡东口处冷水区的动力调控研究
夏季,海南岛东北岸常有沿岸上升流发育,该上升流的冷水核心一般位于琼州海峡东口处,从而在该地形成一上升流致冷水区。在季节尺度上,冷水区水体可在海峡内夏季西向余流的输运下入侵海峡内部,甚至到达北部湾内;在潮流周期尺度上,海峡内强烈的西向潮流也可将冷水区水体向西输运至较远的距离。低温、高盐且富含营养盐的上升流水体的西向扩展将在琼州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内扮演多种重要角色。
利用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形在该冷水区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探讨。多源高分辨率卫星海表面温度数据表明冷水区的西侧外缘常以相似的锯齿形结构出现于相对固定的位置。数模结果分析表明,在强烈的西向潮流控制下,上升流冷水可显著入侵至海峡内部,当持续的东向潮流支配海峡时,更强的潮流出现于深水地形处,当地的上升流冷水能以更快的速度向东退去,进而形成冷水区西侧外缘线的凹陷部分(自东向西视角),反之,冷水区西侧外缘线的凸起部分将于浅水地形处形成。地形调整下的潮流支配着海峡东口处上升流冷水的东向运动,研究指出仅当在持续的东向潮流作用后,冷水区的西侧外缘方可以相似的锯齿形结构出现于相对固定的位置(往往出现于东向潮流位相的后半段甚至尾段)。
(5)基于FVCOM模式的浪-冰耦合模块的开发
在开阔水域生成的波浪可在冰下继续传播并向冰区内部穿透一定的距离,在这一过程过,浪-冰间将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波浪及海冰(湖冰)的物理特征的重要变化。波浪传至冰区后将影响冰的成长进而改变冰的形态及结构,当波浪足够强时,还可引发冰的破碎,促进冰融化。冰可通过能量传递及耗散起到抑制波浪的作用,此外,冰还可对波浪产生散射及折射作用。浪-流-冰-气中任一要素的变化都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研究浪-冰间相互作用有助于加深对整个海洋-地球-生物-化学过程以及气候变化的认识。
实验室成员白鹏于NOAA Great Lake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aboratory(大湖环境研究实验室)交流期间在导师Jia Wang的指导下基于FVCOM模式开发了浪-冰双向耦合模块并应用于五大湖。该工作表明,在2014多冰年,除安大略湖及密歇根湖中部等湖冰较少区域外,湖内风浪运动近乎完全被湖冰所抑制。与2011年实测冰下波浪数据的对比表明模型可合理的再现高冰环境下的波浪运动状态。波浪对湖冰的破碎作用主要于“浪池”的边缘附近起效,因“冰消-浪长”正反馈机制,“浪池”的边缘区域波浪强度对应有所提升。
(6)海南岛西岸上升流动力特征研究
沿岸上升流作为近海海洋环流的重要构成因子及物质输送的关键纽带,其在海区内的生态系统、理化环境、海底沉积、局地天气等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夏季,尽管偏南季风诱发的向岸埃克曼输运倾向于在海南岛西岸形成下降流,但因当地强潮流诱发的潮混合锋的存在,锋面处向岸压强梯度力可在地形坡的配合下促使下层冷水上涌并与风的作用形成对抗,使得夏季海南岛西岸时常有上升流现象发生。虽然该上升流的生成机制已达成较为统一的认知,但其短期的动力特性及调控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基于MODIS Level-2海表面温度数据发现该上升流区海表面温度可在3 h内逆海温日变化规律快速降温或升温1℃以上。基于ROMS海洋模式的数值研究表明涨潮流可使得该上升流强度迅速增强,而落潮流则可使其强度骤降。进一步的动力分析提出强潮流导致的强平流输运以及潮流场的辐聚辐散诱发的高垂向速度是该上升流区海表面温度能够迅猛变化的物理机制。经验证,该机制可较好的解释上升流强度骤变发生的时机以及海表面温度变化的空间分布。此外,研究发现在潮流位相转换或小潮期间,缓潮流伴随的平流及流场辐聚辐散诱发的垂向速度均较弱,故难以引发当地上升流强度的迅疾变化。
图7. 正压实验模拟的海南岛西侧海域涨潮流(a)及落潮流(b)期间深度平均的水平流场及其散度场,以及涨潮流(c)和落潮流(d)期间深度平均的垂向流速。(e),(f),(g)和(h)依次与(a),(b),(c)和(d)相同,但为斜压实验结果。断面CD上涨潮流(i)及落潮流(j)期间温度及垂向流速分布,图中黑色实线指示正(向上)垂向速度,紫色虚线标识负(向下)垂向速度,绘图时垂向速度量值放大1000倍。(Bai Peng, Ling Zheng*et al.,2020)
(7)南海西北部浅水海域浪流相互作用研究
浪流相互作用可对近岸和浅水陆架海区的水动力过程起显著的调制作用,开展南海西北部浅水海域的浪流相互作用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当地水动力环境的认知,护航沿海一带社会民生安全与蓝色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基于浮标资料、卫星遥感资料、海流计资料等实测数据展开统计分析,并利用COAWST(the Coupled Ocean-Atmosphere-Wave-Sediment Transport modeling system)耦合数值模式设计一系列数值诊断实验,尝试初步的理解浪流相互作用在研究海区内扮演的动力角色。在北部湾内,研究发现海南岛西侧近岸处的强潮流可对波浪产生有效的折射,从而使当地成为流场影响有效波高分布的显著区。波浪增强的底摩擦应力可削弱夏季湾内气旋式环流的近岸部分,一方面导致自海湾南部输运至北部冷水团区的冷水供应量减少,诱发冷水团区的水体增温;另一方面减弱的背景环流也导致湾顶处冲淡水向下游的输运被抑制,更多的淡水被困于河口附近,从而导致近场处(near field)盐度降低而远场处(far field)盐度升高。
在琼州海峡内,异常强烈的潮流使得当地成为流场调整波浪场的潜在热区。选定大潮期间东向和西向最大潮流为典型案例,分别讨论两种情形下水位变化及潮流对波浪场的影响。在琼州海峡东口处,最大西向潮流伴随的正水位加深了承载波浪运动的实际水深,有益于波浪能量的西传从而增加有效波高。东向和西向最大潮流均有利于海峡东口处波高的增强,但两者物理作用机制不同:前者通过流致辐聚效应实现,后者经由流致波数位移生效。通过流致折射作用,东向(西向)最大潮流可在海峡中轴线以北的海区引起谱峰波向的逆时针(顺时针)旋转,而在以南的海区触发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8)南海中尺度涡移动速度研究
尺度涡是海洋物质和能量运输的主要过程之一,其移动速度直接决定了输运的效率。南海是中尺度涡的活跃高发区,探究南海中尺度涡移动速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和调控机制有助于认识南海不同尺度过程的能量转换和相互作用。
基于卫星高度计资料,统计分析了南海中尺度涡移动速度的季节、年际以及生命周期的变化。结果显示,中尺度涡南北向移动速度与经向背景流速相关系数达0.96,西向移动速度夏季平均值比冬季低2 cm/s,年际高值多发生在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为负位相的拉尼娜年。速度随生命周期的变化可分为生长期(前20%)、稳定期(30-70%)和耗散期(后30%)三个阶段。在生长期,涡旋移速逐渐变慢,转速加快;在稳定期,涡旋移速和转速分别稳定在7.0-7.2 cm/s和31.0-31.5 cm/s;当涡旋达到其寿命的70%时移速最慢,随后开始加快,而转速逐渐减小,直到涡旋消亡。中尺度涡移速和转速在其生命周期内的相关系数达到-0.93。该工作提出了中尺度涡移动和旋转能量之间的转化,并强调了大尺度环流对中尺度涡移动速度的调控作用。
研究还关注了移动异常快或慢的中尺度涡的特征。发现移动异常快(>15.4 cm/s)的中尺度涡主要在海盆的南北边界处,冬季最多;异常慢(<1.5 cm/s)的中尺度涡主要在海盆中部,夏季最多。厄尔尼诺年,异常快或慢的中尺度涡中均以反气旋涡偏多,而在拉尼娜年,异常慢的涡中气旋涡偏多,异常快的涡中反气旋涡偏多。
(9)南海西北陆架海垂向物质输运对台风响应研究
垂向环流是海水运动重要组成部分,对海洋生化要素输送和海底沉积沉降等具有重要作用。南海西北陆架海垂向环流活跃,同时也是台风的常经之路,台风引起的强垂向混合和水体涌升备受关注,台风影响下垂向环流的时空变化和物质输运的量化有待探究。不过通常海水垂向流速的量级很小,难以直接观测,前人多用艾克曼抽吸估算台风引起垂向流速。
利用2005年热带风暴‘天鹰’过境南海西北部陆架海期间的潜标观测数据,引入定点观测垂向流速动力诊断方法,通过局地水平流速和密度场的时间及垂向演化来估算垂直流速,量化了垂向对流质量输送率。2005年7月30-31日‘天鹰’过境时,混合层以上升流为主,垂向流速显著增强,平均达到110-3 m/s,比平均艾克曼抽吸大1个量级。相比混合层,跃层及深层垂向流速则小一个量级。机制分析显示,上层垂向流速主要受地转形式垂向流速控制,下层则主要受密度不稳定垂向流速控制。台风过境期间垂向流速引起的对流质量输运率比垂向湍流混合引起的扩散物质输运率大一个量级,台风过境期间最大上涌输运率达到110-5 kg/(m3·s)量级。
(10)南海北部近岸沉积记录的高分辨率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变化研究
南海是连接欧亚大陆与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同时南海也是东亚季风区最主要的水汽来源。南海北部海域沉积物主要由大陆经过各种途径搬运而来的陆壳风化产物和海洋自生钙质壳体组成,蕴含丰富的大陆气候变化和海洋水文环境的信息。因此,高速沉积的南海北部海域成为高分辨率古气候学研究的重要载体。环境磁学具有稳定性且磁学参数测定快速和无破坏性,使得环境磁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古气候环境重建,尤其是近些年来,利用磁学参数反映的磁性矿物类型、磁性矿物含量和粒度等研究海洋沉积物所记录的过去气候环境变化信息。然而已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远离大陆的深海环境,那么环境磁学方法是否能够应用于浅海相的近海沉积环境?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近海沉积物岩石磁学性质,包括磁性矿物的来源、类型、粒度和含量等基本参数。
实验室成员黄超利用采自南海北部大陆架粤西泥质区的YJ Core岩芯做为研究对象(图1),通过210Pb和AMS 14C两种测年方法建立YJ Core岩芯的年龄–深度模式,开展系统的环境磁学研究工作,分析研究区沉积物的磁性参数的变化特征,并探讨研究区沉积物磁性特征的环境意义。该研究获取了研究区域过去7500年以来的高分辨环境磁学记录。研究表明YJ Core岩芯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为碎屑成因,磁性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同时也含有少量的赤铁矿(图14)。YJ Core岩芯沉积物中磁性特征对气候变化响应灵敏,记录了过去7500年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演变历史(图15)。7500–6800 cal yr BP期间,成壤作用的环境磁学χARM/χ和χARM/SIRM比值都依然保持相对较高的值,反映强盛的东亚夏季风;6800–3500 cal yr BP期间,磁性矿物含量指标ARM和磁性矿物粒度指标χARM/χ和χARM/SIRM的含量相对较高,可能反映相对湿润的气候,进而可能指示该时期相对强盛的东亚夏季风;3500–2000 cal yr BP期间,ARM和χARM/χ和χARM/SIRM相对较低,表明东亚夏季风相对较弱;近200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逐渐增强,YJ Core岩芯沉积物环境磁学指标可能不仅仅受气候变化的控制,而且可能主要受到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的影响。
(11)北疆阿勒泰高山泥炭α-纤维素碳同位素研究
泥炭作为重要的天然地质档案,具有分辨率较高、可以提取的信息量大、易于测年等优点,在古气候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泥炭中α-纤维素碳同位素在沉积过程中碳链上的C原子不与外界进行交换,而且本身的分解也不会改变其固有的同位素组成,因而能够用来反演沉积时的气候环境信息。但泥炭α-纤维素碳同位素对气候环境的指示意义在国内外研究中也存在争议,其争议的焦点在于是温度还是降水(或相对湿度)是影响泥炭纤维素碳同位素组成的最主要因素。泥炭α-纤维素碳同位素气候环境指示意义不明确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现代过程研究结果的验证。
实验室成员黄超经过反复的条件实验,建立了适合泥炭岩芯样品的α-纤维素提取方法,基于在北疆阿勒泰山获取的长达7.5m的泥炭岩芯,开展α-纤维素碳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在泥炭地海拔梯度上开展为期2年的现代观测结果(图16),论证了阿勒泰泥炭α-纤维素碳同位素是一个比较可靠的古温度指标,重建了该研究区域过去11500年以来夏季温度的演化历史(Rao and Huang, 2019)。并且发现该区域夏季温度还呈现千年尺度和百年尺度的波动变化特征。千年尺度上,阿勒泰泥炭α-纤维素碳同位素清晰的记录了数次明显的气候突变事件,与北大西洋浮冰碎屑事件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图17),说明北大西洋的温度变化可通过西风环流对中亚干旱区的温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百年尺度上,将阿勒泰泥炭α-纤维素碳同位素记录、太阳活动指标(TSI、SN以及△14C)同时进行标准化处理,剔除长期变化趋势,获得百年尺度的变化信息,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阿勒泰地区的夏季温度的异常变化刚好与减弱的太阳活动吻合(图18),说明百年尺度上阿勒泰地区的夏季温度变化主要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确定阿勒泰地区夏季温度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关系,我们对阿勒泰泥炭记录与太阳活动指标SN和△14C分别进行时间序列的滤波分析和交叉谱分析,结果发现存在数个显著的百年太阳活动周期。这些对比分析进一步表明,阿勒泰地区百年尺度的温度异常变化受控于太阳活动的影响。
(12)一种高光谱大气红外探测器AIRS的最优通道选择新方法
由于高光谱分辨率资料在不同高度对卫星通道的敏感性不同,本研究以信息容量为指标,进行通道选择的改进,提出了基于分层情况下高光谱大气红外探测器AIRS合理有效的通道选择方案和方法,结果表明:(1)本研究改进的方法得到的大气可反演指标更加稳定,其取值可达0.54。温度权函数的分布较为连续且与实际大气更接近;(2)统计反演对比试验表明:除近地面外,本研究改进的通道选择方法反演的温度与1Dvar的通道组合反演的温度一致,但在10hPa-0.02hPa的临近空间高度,改进后选择的通道明显优于欧洲数值预报中心1Dvar选择的通道达1K左右;(3)利用AIRS实测资料的统计反演的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改进的通道选择明显优于1Dvar和改进前不考虑分层所选择的通道,特别在1hPa以上,大气温度标准差可以优化1-2K。本研究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ICS 是本方法改进后的通道选择,PCS是改进前的通道选择,NCS是欧洲数值中心的通道选择,通过改进后的通道选择方法(ICS)的温度反演精度在上对流层-平流层有所提高,尤其是在平流层的温度反演。
(13) El Ni?o多样性研究
El Ni?o是指热带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偏暖的现象,它是热带太平洋年际变化最强的信号。2000年以来,一种新形态的El Ni?o更频繁地出现,这类事件中,SSTA偏暖中心向西移动至中太平洋。对于El Ni?o多样性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出发点:一种是基于SSTA空间分布形态的空间分类方法,一种是基于El Ni?o爆发时间早晚的时间分类方法。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较多采用空间分类的方法,如东部/中部型,冷舌/暖池型El Ni?o。但在空间分类中,事件类型多取决于成熟时期时的SSTA空间分布形态,而且一些事件的空间分类结果并不完全明确。目前,基于爆发时间对El Ni?o事件多样性的研究还相对空白,而有研究指出,两种分类结果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因此,基于爆发时间对El Ni?o多样性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对El Ni?o多样性问题的认识,对提高和改进ENSO多样性预报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基于多套再分析资料,根据爆发时间,将El Ni?o事件分为春季型(SP)和夏季型(SU)El Ni?o两种类型,并揭示了两类El Ni?o事件发展演变特征、前兆因子及动力机制中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上层较早的、较强的、持续时间较久的热量累积过程,和赤道太平洋上空较早的西风异常的发生,可以解释SP事件较早的爆发。该类型事件是海盆尺度的现象,符合经典的ENSO理论。SU事件中,较弱的热量累积过程和较短的Bjerknes正反馈过程导致事件中各信号(如SSTA,纬向风应力,次表层海温异常等)强度较弱。两类事件的动力过程均可使用充电振子理论解释,但SU事件中的充放电过程较弱,这是SU中弱的西风异常导致弱的Sverdrup经向输运的结果。此外热量收支分析结果显示,温跃层反馈与纬向平流反馈作用在两类事件中的相对重要性不一致。
研究结果还为时间分类与空间分类之间的可能联系及原因提供了线索。SU事件成熟时期,赤道东太平洋及以南存在强烈的东南风异常,该异常风导致那里气候背景下的越赤道南风加强,并通过风-蒸发-SST(WES)反馈机制作用得以维持和发展,从而抑制了东太平洋SSTA的发展,导致SU中SSTA中心西移。而SP事件发展阶段,赤道东太平洋以北存在显著的东北风异常,会减弱气候背景下的越赤道风,有利于那里正SSTA的进一步发展。最终SP、SU事件成熟时期,SSTA空间分布形态分别与东部、中部型El Ni?o的空间形态相似。
(14)青藏高原温度与南海夏季季风降水的变化关系
在近三十几年青藏高原表层气温快速增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东部夏季的气温(TPST)在1996年前后存为显著的年代际变化。该研究记录了青藏高原夏季地表温度与南海夏季风降水(SCSSMP)关系的变化。采用逐步回归模型排除了全球变暖因子、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NPSH)、大西洋多年代际涛动(AMO)和太平洋十年代际涛动(PDO)等信号。结果表明,TPST-SCSSMP关系随时间变化,从1980-1994年为负相关关系,到1998-2016年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同时,TPST与东亚副热带锋(梅雨)的负相关关系在1998-2016年增强。这种TPST - SCSSMP关系的变化与大气环流的变化有关,这主要是由于TPST的年代际变化所致。波列在低纬度沿着低级季风流向东移动,强大的气旋环流明显在西南高原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支那半岛,南中国海,菲律宾以东和海洋,这也与TPST和向外长波辐射(OLR)之间的负相关相一致。水汽辐合增多,对流条件更加有利,导致90年代后期以后该地区降水增多。目前的结果表明,在变化的气候背景下,在使用具有年代际变化的预测指标时应当注意。
(15)青藏高原—热带印度洋热力对比与南亚夏季风的关系
南亚夏季风(SASM,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是亚洲季风系统三个成员中最强的成员,其强度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欧亚大陆和印度洋之间的热力对比越大,SASM环流越强,季风降水越多。
本研究发现青藏高原(TP)与热带印度洋(TIO)夏季均为强的热源区,热力对比最明显。两个强热源区分别位于SASM对应的强斜压区的北侧和南侧,且这两个热源均由对流层上层的深对流加热控制。夏季TP和TIO的热力对比通过对流层上层的经向温度梯度影响南亚季风环流。当热力对比显著增大时,温度经向梯度增大,低空西风气流和高空东风气流增强,进一步导致SASM区域大气斜压性增强,季风环流增强使得孟加拉湾和印度北部及中南半岛部分地区降水增加。
(16)富营养化近海水体中沉积物磷库对磷的吸收和释放的影响
近海水体是陆源物质向海源输送的一个重要途径地, 而过量的营养盐排放导致了近海尤其是半封闭的近海河口和海湾区域的富营养化问题。 近海闭锁性水域的营养盐控制和富营养化防治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在具体实施措施后会有很长的恢复和缓冲期 。而近海沉积物扮演着重要的“源”与“汇”的作用,沉积物-水界面被认为是营养盐循环的重要界面,沉积物对输入营养盐的调节和缓冲作用有待研究。 因此,研究沉积物尤其是半咸水地区表层沉积物的营养盐活性和潜在释放通量,以及近海沉积物磷库对磷的吸收和释放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基于对日本濑户内海儿岛湾的长期观测数据,结合表层沉积物,柱状沉积物,水体磷数据和通过沉积物柱重建的磷收支的变化,构建了总长28年的近海磷收支模型。模型指出近海沉积物磷蓄积的明显变化,沉积物磷蓄积量从1980年大约15 g m-2 yr-1即降低到2009年的负值,揭示近海磷库逐渐从蓄积磷转向释放这一过程。沉积物数据和模型数据的对比发现,儿岛湾区域沉积物磷库蓄积的磷为383吨,占整体输入磷的11%,而表层沉积物中整体磷库的大小约为1288吨,约为过去28年磷蓄积量的4倍左右。这一结果也表明,在1980年以前的环境事件造成的磷蓄积量远超现在,而且仍然在持续影响目前区域磷循环过程,沉积物临界蓄积量的指标实际上是衡量区域富营养化恢复与否的重要指标。研究最后总结近海富营养化对富营养化治理响应的4个过程,即,1,输入营养盐增加,输入大于输出,此时临界蓄积量快速增加2,通过治理,输入营养盐开始减少,但输入大于输出,临界蓄积量停止增加,3,输入营养盐持续减少,输出大于输入,沉积物磷库开始调节磷循环过程,此时临界蓄积量开始减少,4,输入持续减少,输出大于输入,沉积物磷库对磷循环的调节过程接近稳定,此时临界蓄积量接近0或为负值。实际只有等到第四个步骤才接近完成了整个富营养化恢复的过程。
(17)冬季东海黑潮区低云空间演变的数值模拟研究
云在气候系统的辐射平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全球尺度云对地球系统的冷却作用约为47.3 Wm-2,温室效应约为26.2 Wm-2。其中,低云通过反射短波、辐射长波主导着地球系统云辐射的冷却效应,因而其特性的变化在全球增暖背景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时至今日,低云的模拟仍然是气候模式中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因此加深对不同区域低云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最著名的西边界暖流,黑潮将热带高温暖水输送到中国近海,对区域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卫星和海面观测表明,在冬季风控制下低云呈带状分布,穿越黑潮海洋锋其水平和垂直云量、云水含量及云状会发生突变,暖水一侧积云发生频率明显升高(图25)。针对该区低云分布特征,本文探讨了黑潮海洋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锋边界层动力、热力过程和天气尺度扰动对其空间演变的可能影响。
研究表明,SST锋面通过增强海表面潜热通量、海洋大气边界层动力调整过程和云顶夹卷过程加速该区低云演变。首先,随着海温从锋面冷侧到黑潮暖舌的迅速升温,由SST锋区边界层气压调整机制和天气尺度扰动作用导致的暖舌上空的海表面风辐合有利于云层和云层之下的耦合。云层中凝结潜热加热和海面风辐合形成正反馈过程,加剧黑潮暖舌区低云状的变化,该过程将有效抵消因海表潜热通量增加所致的边界层退耦效应。从黑潮暖舌区向南,因为海温持续升高云层中潜热加热和云顶长波辐射冷却作用维持着云层内混合,但海气界面湍流混合则明显减弱。因此云层内和云底以下混合的差异增大促使边界层的退耦加强,阻碍水汽垂直输送;另一方面,由于SST锋减弱了该区域低层大气稳定度,使云顶以上的干暖空气更容易夹卷进入云层加速云滴的蒸发。综合上述两方面过程使暖舌以南低云迅速变化为层积云,云量迅速减少。
图25. 冬季低云气候态分布特征. (a)低云量水平分布(%), (b)沿直线A‐C云量垂直分布, (c)海表面温度(等值线, °C)和云水含量(填色, mm)水平分布, (d)沿直线A‐C低云状发生频率(%).( Long Jingchao, Wang Yuqing*et al.,2020)
(18)湛江湾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时空变化受人类活动和环境条件影响显著
湛江湾位于南海西北部,是典型的口小覆大型海湾,沿岸人口密集。湛江湾具有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的温度和降雨量较高,初级生产力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该研究通过对春季和夏季湛江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TOC)、总氮(TN)和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和δ15N)的测定和分析,探讨了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湛江湾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湛江湾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受陆源输入和海洋自生的综合影响,其中海洋自生来源的有机质所占比例略高(海源有机质比例平均值:54.9%)。与湛江湾中部海域相比,湛江湾沿岸和支湾具有较的13C和15N数值、较高的TOC和TN浓度和较低的TOC/TN比值,说明湛江湾沿岸和支湾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和较高比例的海源有机质。水产养殖、废水输入和清淤对于这些参数的空间变化有重要贡献。湛江湾表层沉积物有机质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湛江湾支湾,夏季陆源有机质的比例比春季升高了10.2%;在湛江湾沿岸,夏季陆源有机质的比例比春季高26.0%。这一情况说明,夏季强降雨通过增加陆源径流给湛江湾支湾和沿岸带来了大量的陆源有机质。以上结果说明,湛江湾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受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影响明显。
(19)湛江湾表层水体溶解氧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溶解氧对于水体中的大部分生物至关重要。关于较大河口及海湾的溶解氧情况已被广泛研究,但是关于人类活动影响严重、与外海水交换能力差的口小腹大型海湾溶解氧的研究还存在不足。湛江湾位于南海西北部,是典型的口小腹大型海湾,受人类活动影响大,环境特征季节变化显著。该研究对湛江湾表层水体溶解氧、表观耗氧量(AOU)、溶解氧饱和度(DO-saturation)及相关参数的空间分布及逐月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结果表明,湛江湾溶解氧的季节变化特征同其他沿岸海域的有所不同,湛江湾溶解氧含量较低值出现在春末和秋初,这于湛江湾水体在夏季出现浮游植物爆发有关。夏季强降雨带来了较多的营养盐,促进浮游植物爆发,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较多的氧气,使得夏季溶解氧的含量高于春末和秋初。湛江湾叶绿素a浓度较高值不只出现在夏季,在冬季的12月份也出现较高值。但是夏季的AOU和溶解氧饱和度显著低于冬季,这于夏季强降雨带来了较多的陆源有机质有关。溶解氧含量和DO饱和度的年平均值从河口向湾口逐渐增加,AOU值从河口向湾口逐渐降低,表明陆源径流携带的污染物对湛江湾溶解氧的分布有较大影响。年均叶绿素a浓度最高值出现在东海大地附近,该区域的溶解氧饱和度和AOU的年平均值也较高,说明东海大地的修建对湛江湾的生态环境有显著影响。
(20)南大洋增暖与南印度洋热平衡的潜在联系
近年来,印度洋凭借其强大的吸热能力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但在垂向上,南印度洋热含量的长期变异趋势差异明显(图30)。表层普遍增暖,以40°S-50°S的南大洋增暖最为显著,可向下延伸到2000m,其次位于20°S-30°S的南印度洋,可向下延伸到超过400m。此外,南印度洋次表层广泛变冷,主要位于40°S以北。需要注意的是,在26.5σθ等密度面以上,~20°S以北的次表层海水变冷,以南的则变暖。
基于一系列再分析资料、模式输出和观测资料,发现南大洋正在经历的显著增暖可通过两种途径影响南印度洋次表层海水的热量再分配过程。首先,南大洋海表净热通量的增加导致了表层海水的增暖和局地更为深厚的对流层,通过抑制热带外大气的斜压不稳定迫使Hadley环流下沉支/西风带南移,进而在风应力旋度的驱动下整个副热带环流圈向极地偏移(图31),这导致南印度洋海水在位势密度槽的向赤道一侧变冷,向极地一侧变暖,产生图30所示的时空分布。
其次,南大洋增暖产生的变冷或变暖信号可进一步沿着等密度面,经由经向翻转环流向北传输,直达热带海域,所需时间约为10年(图32)。综上,南大洋,作为与南印度洋联系更为直接的邻居,其增暖过程可在年代际和多年代际两个时间尺度上对南印度洋次表层的热量再分配过程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
3. 条件建设
(1)仪器设备
2020年度实验教学中心整体科研和实验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科研和实验室需求。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多个特色实验室,包括海洋调查、海洋遥感、海洋生化环境、海洋灾害模拟、气象观测场和视频会商室。实验室平台占地面积约4000㎡,现有设备3987台(套),总价值约7225.95万元。2020年新增设备405台套,价值约582.824万元,其中大型设备有14套,价值约273.69万元,从而保证了相关科研数据的获取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便于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对外开放使用。
(2)出海观测
为了更好的对海洋生态环境、资源进行动态监测、调研,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验室老师有序地组织和开展了一系列出海活动。
4. 人才培养
实验室在不断增强师资力量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学生的培养,2019年培养的毕业研究生有13名硕士和1名博士,毕业生中有4名选择继续读博深造,其余的分别就业于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型企事业单位,就业率达到100%。2020年新增硕士研究生18名,博士研究生2名,研究生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此外,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开阔眼界,还选派了梁梅、涂石飞等2位博士前往香港城市大学开展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并有10余人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
5. 开放交流
(1)学术交流与合作
一年来,实验室各成员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2余次,邀请国际国内资深的专家、学者来校作学术报告讲座共计50多场,有利于更好的交流学习和对外合作。还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主办了3次大型学术会议,并主办了“海学论坛”和“南海海洋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云讲坛等活动,增加了实验室的影响力。
(2)大型设备对外开放共享
2020年度,实验教学中心开放了ADCP、CTD和采水器等设备的共享服务,校内与水产学院和化学与环境学院共享仪器,校外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慧海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共享仪器,全年实验室开放23082人时数。
6. 制度建设
(1)规章制度建设
按照《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实验室修订和制定了岗位聘任和考核办法、仪器设备管理细则、开放课题管理办法、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科研绩效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人、财、物、科研、教学及服务等进行全面管理,保障实验室高效运行。相关规章制度如下:
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管理条例;
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条例;
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科研奖励条例;
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
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管理条例;
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学术活动管理条例;
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知识产权保护条例;
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考核办法;
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技术人员考核办法;
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人才招聘管理办法;
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条例。
(2)激励创新措施
实验室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围绕实验室主要任务和研究方向,开展持续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和探索性自主选题研究,设定青年教师培育课题,完善了专项基金管理条例。
实验室采取责任与激励相结合的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鼓励广东省和国家科技项目成果报奖以及发明专利;加强科技成果的宣传,对学科现有较成熟的成果进行完善,推广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学术活动管理条例和知识产权保护条例。
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奖励,以激励实验室研究人员在科研工作中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出具有原始创新性的成果,提高学术修养,完成研究任务,提升实验室的核心竞争力。
(3)人员管理
重点实验室积极探索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创新,现由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在各研究方向中保持人员结构和规模合理,并适当流动,实行聘任制。各研究方向的骨干固定人员由重点实验室主任聘任,其余人员由骨干固定人员聘任,重点实验室主任核准。
在符合学校人事处考核的基础上,实验室以研究方向(责任研究员所属学科组)为考核主体,对各学科组实行定量考核。
实验室技术支撑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由实验室统一组织招聘,并上报校人事处。技术人员根据工作时间和能力,可参加职员系列职称评定。行政管理人员主要以管理岗位的分工和职责及受聘时与各签订的工作任务书为依据,围绕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主要任务进行考核。
重点实验室还要配合人事部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以及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结合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引进高层次的人才,根据实验室定位,加强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
(4)仪器安全管理规范
实验仪器的管理与维护是实验室的基础工作。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根据采购经费来源、功能、性能、价格等因素实行实验室和研究方向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树型管理体系。实现仪器设备理流动、资源共享,杜绝闲置浪费。实验室充分挖掘了现有仪器设备的潜力,重视维护维修、功能开发、改造升级、延长寿命的工作。对所有仪器设备建立总帐,协同校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进行不定期核查,做到帐物相符,按规定报上级主管部门。
实验室制定了详尽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条例”,以保证设备的完好、共享和对外开放。根据依托单位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定期对实验室科研人员和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消防演习等,对危险化学品严格执行单独存放,为出海人员购置安全保险,进行安全教育。近年来实验室安全运行,无差错事故。
(5)学术委员会开展工作情况与效果
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广东海洋大学,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学术委员会由在本实验室研究领域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组成,委员会根据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对实验室的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具体任务等提出建议,做出决策。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实施。学术委员会每年组织学术年会一次,实验室对年度工作进行汇报和总结。学术委员会对实验室的工作做出评价和提出下一年度的工作建议,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服务,确保实验室高效、有序地运转,保证各项研究任务的完成。
实验室在运行管理与开放合作机制方面积极探索,通过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方式,凝聚一批高水平的专家与学者,取得若干重要的成果,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
(6)科研环境和学术风气
实验室积极构建和谐进取的实验室文化,一个实验室的兴旺与发展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实验室注重人性化的管理,提倡团结进取,合作共享的团队精神。通过学术研讨、合作攻关以及各种文体活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
(7)实验室年度报告执行情况
实验室每年年末或春季定期举行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和实验室优秀青年成员进行学术报告,并撰写年度学术报告,宣传实验室科研成果,扩大学术交流和合作。
三、2020年学术交流、专利著作与项目
1. 学术交流
(1)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情况
序号 | 参会人 | 会议名称 | 主办单位 | 会议类型 | 参会地址 | 参会日期 | 论文题目 |
1 | 谢玲玲 | 第七届励海青年论坛 | 南海所 | 国内学术会议 | 广东省广州市 | 2020/11/1 | 基于锚系观测的中尺度涡旋垂向流速分析 |
2 | 谢玲玲 | 第六届海洋动力论坛 | 南海所 | 国内学术会议 | 线上 | 2020/5/1 | 海洋中尺度涡移动速度分析 |
3 | 谢玲玲 | South China Sea Annual Meeting 2020 | 复旦大学 | 国际学术会议 | 线上 | 2020/10/1 | Seasonal reversal of mesoscale eddy polarities in marginal seas of the West Pacific |
4 | 谢玲玲 | 自然资源部海洋空间遥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年会 |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 国内学术会议 | 北京 | 2020/9/1 | 卫星高度计数据校核及其在边缘海涡旋动力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
5 | 谢玲玲 | 第十二届物理海洋讲习班 | 南海所 | 国际学术会议 | 线上 | 2020/11/1 | Dynamic features of mesocale eddies in marginal seas of the West Pacific |
6 | 李君益 | 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 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 国内学术会议 | 北京 | 2020/9/26 |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esoscale eddies entering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
7 | 李君益 | 2020遥感应用技术论坛 | 中国测绘学会 | 国内学术会议 | 北京 | 2020/11/19 | |
8 | 李君益 | 2020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 | 环境学会 | 国内学术会议 | 深圳 | 2020/12/17 | 伶仃洋夏季叶绿素a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
9 | 李敏 | 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暨自然资源部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2020 年学术年会 |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 国内学术会议 | 北京 | 2020/9/27-28 | Circulation of the Chukchi Sea shelfbreak and slope from moored timeseries |
10 | 李敏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2021年中部航次协调会 | 厦门大学 | 国内学术会议 | 线上 | 2020/12/17 | |
11 | 金广哲 | 海洋资源利用化学和海洋环境修复国际研讨会 | 广东海洋大学 | 国内学术会议 | 湛江,广东海洋大学 | 2020/12/25 | Sediment phosphorus cycling in a nutrient-rich embayment in relation to sediment phosphorus pool and release |
12 | 金广哲 | 海学论坛(第七期) | 广东海洋大学 | 国内学术会议 | 湛江,广东海洋大学 | 2020/9/16 | 富营养化近海水体沉积物磷库对磷的吸收和释放的影响 |
13 | 杨丽娜 |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与气候分会/水文与气象分会2020联合学术年会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国内学术会议 | 青岛 | 2020/12/25 | A Potential Link Between the Southern Ocean Warming and the South Indian Ocean Heat Balance |
14 | 杨丽娜 |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2020学术年会 |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 国内学术会议 | 青岛 | 2020/12/18 | |
15 | 罗小青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900)2020 年度项目进展研讨会 | 广东海洋大学 | 国内会议 | 湛江海滨宾馆 | 2020/12/9-12 | |
16 | 罗小青 | 南海海洋气象灾害研究学术研讨会 | 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 | 国内会议 | 湛江海滨宾馆 | 2020/12/11-13 | Uncertainty in the thermal contrast of Tibetan Plateau and Tropical Indian Ocean under the Global warming |
17 | 徐华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东亚季风气候年际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2019年度学术年会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国内学术会议 | 南京 | 2020/01/02-04 | |
18 | 徐华 | “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东亚气候影响”专题研讨会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国内学术会议 | 线上 | 2020/9/20 | |
19 | 徐华 | 南海海洋气象灾害研究学术研讨会 | 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 | 国内学术会议 | 湛江 | 2020/12/11-13 | |
20 | 严厉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0-90 天气候变异机理和预测方法研究”第二课题及第三课题中期进展汇报会 |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国内学术会议 | 南京 | 2020/10/11 | |
21 | 严厉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0-90 天气候变异机理和预测方法研究”2020 年度项目进展研讨会 |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国内学术会议 | 湛江 | 2020/12/10-11 | |
22 | 黄超 | 第七届生物有机地化研讨会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国内学术会议 | 北京 | 2020/10/12 | |
(2)举行学术交流活动情况
序号 | 报告人 | 职称 | 所在单位 | 报告时间 | 报告题目 | 报告地点 | 参加报告人数 |
|
1 | 黄婉如 | 教授 | 台湾师范大学 | 2020.01.08 |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Related Tropical Cyclone Genesis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 海科楼410 | 10 |
2 | 李明明 | 讲师 | 海洋与气象学院 | 2020.05.20 | 湖光岩内的潮汐信号分析和墨西哥湾北侧近岸水通道内输运的季节变化 | 腾讯会议 | 40 |
3 | 王超 | 讲师 | 海洋与气象学院 | 2020.05.20 | 南海和邻近西太平洋溶解有机质的光学特征和调控机制 | 腾讯会议 | 40 |
4 | 梁梅 | 讲师 | 海洋与气象学院 | 2020.05.20 | Chang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ibetan Plateau Temperature and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Precipitation | 腾讯会议 | 40 |
5 | 黄超 | 讲师 | 海洋与气象学院 | 2020.05.20 | 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的耦合关系 | 海科楼305(线上) | 50 |
6 | 李成 | 讲师 | 海洋与气象学院 | 2020.06.17 | 大洋环流与涡旋时空变异机理观测研究 | 腾讯会议 | 50 |
7 | 王超 | 讲师 | 海洋与气象学院 | 2020.06.17 |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ynamics in the epipelagic North Pacific low-latitude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 system: insights from optical analyses | 腾讯会议 | 50 |
8 | 张正光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 2020.06.24 | 海洋中尺度涡的时空统一性 | 腾讯会议 | 150 |
9 | 张志伟 | 副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 2020.06.24 | 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亚中尺度过程研究进展 |
腾讯会议
| 150 |
10 | 庄燕培 | 副研究员 | 海洋二所 | 2020.07.01 |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近海富营养化与大洋贫营养化 | 腾讯会议 | 60 |
11 | 徐华 | 助教 | 海洋与气象学院 | 2020.07.01 | 春季型和夏季型El Ni?o的季节锁相特征及动力机制 | 腾讯会议 | 60 |
12 | 曹瀚升 | 副教授 | 海洋与气象学院 | 2020.07.08 | 中国东北部白垩纪热河群碳同位素地层对比及环境恢复 | 腾讯会议 | 50 |
13 | 陈宝山 | 研究科学家 | 美国石溪大学海洋与大气科学学院 | 2020.07.08 | 西北冰洋碳酸盐系统及海洋酸化探究及其对夏季海冰快速变化的响应 | 腾讯会议 | 50 |
14 | 刘志宇 | 教授 | 厦门大学 | 2020.09.09 | 低纬度大洋的跃层混合 | 海博楼210会议室 | 100 |
15 | 白鹏 | 讲师 | 海洋与气象学院 | 2020.09.09 | 基于FVCOM模式的浪-冰耦合模块的开发及应用 | 海博楼211会议室 | 100 |
16 | 管轶 | 讲师 | 海洋与气象学院 | 2020.09.09 | 环境变化对全球珊瑚礁分布的影响 | 海博楼212会议室 | 100 |
17 | 李猛 | 教授 | 深圳大学 | 2020.09.16 | 深海热液羽流中的微生物活动与元素地球化学循环 | 腾讯会议 | 50 |
18 | 金广哲 | 副教授 | 海洋与气象学院 | 2020.09.16 | 富营养化近海水体中沉积物磷库对磷的吸收和释放的影响 |
腾讯会议
| 50 |
19 | 傅刚 | 教授 | 中国海洋大学 | 2020.09.23 | MIT大气科学系对人才的培养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 海博楼210会议室(线上线下同步) | 200 |
北半球两个大洋上的爆发性气旋 |
20 | 黄瑞新 | 物理海洋学家 |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 | 2020.09.23 | Circulation in South China Sea is a state of forced oscillation | 海博楼210会议室(线上线下同步) | 200 |
21 | 经志友 | 研究员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2020.10.14 | 上层海洋亚中尺度过程 | 腾讯会议 | 80 |
22 | 徐利强 | 副教授 | 合肥工业大学 | 2020.10.14 | 晚全新世生态环境演化——从岛屿到海洋 | 腾讯会议 | 80 |
23 | 方杏芹 | 高级工程师 |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 | 2020.10.28 | 凝神静气、扬帆起航---朝提高海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水平的方向努力 | 腾讯会议 | 70 |
24 | 张国良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2020.10.28 | 海洋岩浆活动与深部碳循环 | 腾讯会议 | 70 |
25 | 陈兆云 | 教授 | 汕头大学 | 2020.10.28 | 上升流与冲淡水动力的相互作用 | 腾讯会议 | 70 |
26 | 徐杰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2020.10.3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一些体会 | 腾讯会议 | 50 |
27 | 李培良 | 教授 | 浙江大学 | 2020.10.30 | 海洋过程与海底有缆在线观测系统应用 | 海科楼313(线上线下同步) | 60 |
28 | 刘聪 | 专职研究员 | 浙江大学 | 2020.10.30 | 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多核结构研究 | 海科楼313(线上线下同步) | 60 |
29 | 单玄龙 | 教授 | 吉林大学 | 2020.11.9 | 长白山地热系统研究新进展 | 海科楼505 | 40 |
30 | 王东晓 | 教授 | 中山大学 | 2020.11.12 | 南海中深层环流动力的热点与难点 | 海科楼505 | 50 |
31 | 舒业强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2020.11.12 | 粤东上升流动力机制:地形诱导与局地风驱动 | 海科楼505 | 50 |
32 | 吉启星 | 副教授 | 中山大学 | 2020.11.18 | 氮同位素示踪海洋微生物互动过程 | 海科楼505(线上线下同步) | 110 |
33 | 孔德明 | 副教授 | 海洋与气象学院 | 2020.11.18 | 2万年以来南海海温分布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的初探 | 海科楼505(线上线下同步) | 110 |
34 | 侯一筠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2020.11.26 | 海洋不稳定理论 | 海科楼505 | 60 |
35 | 侯一筠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2020.11.27 | 海洋不稳定理论 | 海科楼505 | 60 |
36 | 吴巧燕 | 研究员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2020.12.16 | 对流和降雨的日变化过程及其对热带气旋增强的影响 | 腾讯会议 | 80 |
37 | 闫运伟 | 副研究员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2020.12.16 | 热带SST日变化及其对季节内变化的调制 | 腾讯会议 | 80 |
38 | 王宁 | 助理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2020.12.18 | 碳同位素示踪深海极端环境宏生物的物质来源及其意义 | 海科楼505(线上线下同步) | 80 |
39 | 侯一筠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2020.12.19 | 基金申请辅导与案例分析 | 海科楼505(线上线下同步) | 70 |
40 | 孙军 | 教授 | 天津科技大学 | 2020.12.22 | 海洋浮游植物生物碳汇 | 海科楼505 | 90 |
41 | 杭建 | 教授 | 中山大学 | 2020.12.22 | 城市微气候的若干研究与思考 | 海科楼505 | 90 |
42 | 彭世球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2020.12.23 | 基金申请辅导 | 海科楼505 | 50 |
43 | 彭世球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2020.12.23 | 印太海洋环境预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海科楼505(线上线下同步) | 80 |
44 | 方杏芹 | 高级工程师 |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 | 2020.10.28 | 凝神静气、扬帆起航 | 海洋与气象学院605室 | 50 |
45 | 罗小青 | 讲师 | 海洋与气象研究院 | 2020.12.2 | Uncertainty in the thermal contrast of Tibetan Plateau and Tropical Indian Ocean under the Global warming | 海科楼505 | 20 |
46 | 田向军 |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2020.06.03 | “南海海洋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云讲坛第一讲:NLS-4DVar:面向数值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的发展与应用 | 腾讯会议 | 90 |
47 | 李晓峰 | 研究员 |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 2020.06.10 | “南海海洋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云讲坛第二讲:人工智能海洋学 | 腾讯会议 | 240 |
48 | 崔晓鹏 | 副主任 | 中国科学院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重点实验室 | 2020.06.14 | “南海海洋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云讲坛第三讲: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机理与预报-生成,风雨及预报方法 | 腾讯会议 | 90 |
49 | 高郭平 | 院长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 | 2020.06.24 | “南海海洋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云讲坛第四讲:海洋观测预报预警应急一体化系统 | 腾讯会议 | 60 |
50 | 喻炜 | 首席科学家 | 美国天气技术公司 | 2020.07.08 | “南海海洋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云讲坛第五讲:WRF-hydro水文模式与暴雨-风暴潮关联的系统开发及其在洪涝灾害预测预报中的应用 | 腾讯会议 | 70 |
51 | 陈更新 | 研究员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2020.07.15 | “南海海洋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云讲坛第六讲:中科院南海所热带印度洋观测及其揭示的环流动力过程 | 腾讯会议 | 100 |
52 | 何险峰 | 气象服务首席 | 华风集团 | 2020.07.22 | “南海海洋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云讲坛第七讲: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短临多气象要素预报系统设计 | 腾讯会议 | 100 |
53 | 陈德辉 | 特聘专家 | 广州热带海洋研究所/区域数值预报开放实验室 | 2020.10.03 | “南海海洋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云讲坛第八讲:GRAPES模式的科学设计与应用 | 腾讯会议 | 100 |
2. 论文、专利和著作
(1)论文
序号 | 论文题目 | 第一作者 | 通讯作者 | 发表/出版时间 | 发表刊物/论文集 | 类别 |
1 | Observation of an anti-cyclonic mesoscale eddy in the subtropical northwestern Pacific Ocean from altimetry and Argo profiling floats | 汪洋 | 李成 | 202007 |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 SCI-2 |
2 | Effects of tidal currents on winter wind waves in the Qiongzhou Strait: A numerical study | 白鹏 | 刘聪 | 202006 |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 SCI-2 |
3 | Effect of topography on the cold water region in the east entrance area of Qiongzhou Strait | 白鹏 | 杨婧灵 | 202005 |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 SCI-3 |
4 | Fast-changing upwelling off the west coast of Hainan Island | 白鹏 | 杨婧灵 | 202002 | Ocean Modelling |
SCI-2
|
5 | Effects of wave-current interaction on the waves,cold-water mass and transportin the Beibu Gulf | 杨婧灵 | 白鹏 | 202002 |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 SCI-2 |
6 | Whither the Chukchi Slope Current? | Samuel Boury | | 202003 | 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 SCI-2 |
7 | Progress in research of submesoscale process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 郑全安 | 谢玲玲 | 202001 |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 SCI-2 |
8 | Tropical cyclone enhanced vertical transportin the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 A case analysis of Washi (2005) | 王丽菊 | 谢玲玲 | 202001 |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 SCI-3 |
9 |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esoscale eddy propagation veloc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eep basin | 黄润琪 | 谢玲玲 | 202011 |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 SCI-2 |
10 | 东海陆架区中尺度涡运动路径的统计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张桃 | 李君益 | 202004 | 海洋学研究 | CSCD |
11 | 北印度洋障碍层厚度气候态和季节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初步分析 | 刘颖 | 凌征 | 202003 | 热带海洋学报 | CSCD |
12 | PDO不同位相MJO对南海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 | 吴虹璇 | 凌征 | 202005 |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 |
13 |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夏季登陆广东台风影响研究 | 叶烁旎 | 凌征 | 202004 | 广东气象 | |
14 | Recent weakening in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mean tropical cyclogenesis latitude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during boreal summer | 吴敏敏 | 王磊 | 202008 |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 SCI-3 |
15 | Typhoon Merbok induced upwelling impact on material transport in the coastal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 蒋晨和曹瑞雪 | 陈法锦 | 202002 | Plos One | SCI-3 |
16 | Spati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in a Subtropical Bay: Implication for Human Interventions. | 陆旋 | 陈法锦 | 202002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 SCI-4 |
17 | Spatial-Monthly Variations and Inflfluencing Factors of Dissolved Oxygen in Surface Water of Zhanjiang Bay, China. | 周凤霞 | 陈法锦 | 202006 |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SCI-4 |
18 | Monthly Variations of the Nitrogen Isotope of Ammonium in Wet Deposition in a Tropical City of South China | 陈法锦 | 陈法锦 | 202001 |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 SCI-3 |
19 | 海底表层沉积物腐蚀性环境特征与评估——以三亚湾为例 | 卞培旺 | 陈法锦 | 202007 | 海洋环境科学 | CSCD |
20 | Superheavy pyrite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Nenjiang Formation of the Songliao Basin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paleolimnological environments | 曹瀚升 | He Wentong | 202003 |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SCI-3 |
21 | Integrated chemostratigraphy (δ13C-δ34S-δ15N) constrains Cretaceous lacustrine anoxic events triggered by marine sulfate input | 曹瀚升 | He Wentong | 202011 | Chemical Geology | SCI-2 |
22 | Holocene summer temperature in arid central Asia linked tomillennial-scale North Atlantic climate events and driven by centennial-scale solar activity | 黄超 | 饶志国 | 202006 |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 SCI-2 |
23 | A high-resolution sediment record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from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panning the past 7500 years | 黄超 | 韦刚健 | 202007 | The Holocene | SCI-3 |
24 | 湛江湾表层沉积物微量元素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 曹瀚升 | 曹瀚升 | 202004 | 海洋技术学报 | CSCD |
25 | 南海北部陆架沉积物矿物记录的全新世东亚夏季风变化 | 黄超 | 黄鑫 | 202004 |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 |
26 | Correlation of carbon isotope stratigraphy and paleo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Cretaceous Jehol Group, northeastern China | 曹瀚升 | He Wentong | 202001 |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 SCI-3 |
27 | 应用有机碳同位素技术研究湛江湾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 | 曹瀚升 | 曹瀚升 | 202002 | 海洋技术学报 | CSCD |
28 |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夏季登陆广东台风的影响 | 叶烁旎 | 凌征 | 202004 | 广东气象 | |
29 |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mesoscale eddies in the Banda Sea inferred from altimeter data | 陈柏洋 | 谢玲玲 | 202012 |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 SCI-2 |
30 | Nitrate sources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identified using nit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on the eastern coast of Hainan Island | 陈法锦 | 张书文 | 202011 |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 | SCI-3 |
31 |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新生代沉积演化东西部对比分析 | 谢辉 | 谢辉 | 202007 |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 |
(2)专利
序号 | 知识产权名称 | 发明人姓名 | 专利号/登记号 | 授权时间 | 类别 |
1 | 一种青藏高原降水预测方法 | 常舒捷;张宇;徐建军 | ZL20181 1602917.3 | 202006 | 发明专利 |
2 | 一维均质储层模型研发成果应用评测系统V1.0 | 蒲晓强 | 2020SR0178201 | 202002 | 计算机软著 |
3 | 一维均质储层模型快速搭建平台V1.0 | 蒲晓强 | 2020SR0178195 | 202002 | 计算机软著 |
4 | 南海典型鱼类动态监测软件 | 曹瀚升 | 2020SR0076632 | 202001 | 计算机软著 |
5 | 一种青藏高原降水预测方法 | 常舒捷、张宇1、徐建军 | ZL201811602917.3 | 202006 | 国家发明专利 |
6 | 南海多尺度动力过程观测与数据分析软件V1.0 | 谢玲玲,雷桂斌,曹瑞雪,王淑青,李敏,凌征、 郑少军、 李君益、 王磊 | 2020SR1263760 | 202010 | 软件著作 |
7 | 一种南海深海盆中尺度涡预报方法 | 谢玲玲 郑全安 雷桂斌 | ZL201710919488.1 | 202010 | 发明专利 |
8 | 一种富集测定氮气稳定同位素的装置 | 陈淳青,陈法锦,雷桂斌 | ZL202020735597.5 | 202011 | 实用新型专利 |
9 | 一种可拆卸式船载走航海流测量支架 | 李君益 | ZL202050600894.9 | 20201023 | 实用新型专利 |
10 | 一种海表面涡动能显示系统 | 郑少军、严厉 | 2020SR1631744 | 202011 | 计算机软著 |
11 | A Precipitation Prediction Method for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 常舒捷、薛宇峰 | 2020101241 | 202007 | 国外授权发明专利 |
12 |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Temperature Profile Based on the Sounding Data of Flat Drift Balloon | 常舒捷、徐峰 | 2020101224 | 202007 | 国外授权发明专利 |
(3)著作
序号 | 年度 | 著作名称 | 第一作者 | 出版单位 | 著作类别 | ISBN号 |
1 | 2020 |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Wave Energy Resource Evaluation | 徐建军(2) | Springer | 著作 | 978-981-15-0916-2 |
2 | 2020 | Regional Oceanograph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 谢玲玲(3) | World Scientific | 编著 | 978-981-12-0690-0 |
3 | 2020 | 油气地质学概论 | 曹瀚升 | 地质出版社 | 高校教材 | |
3. 获奖情况
(1)2020年谢玲玲教授获得2020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范伶俐教授获得“全国气象教学名师”称号,多位老师获得优秀论文指导奖,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项。发表教改论文共计13篇。
序号 | 姓名 | 获奖名称 | 获奖时间 |
1 | 谢玲玲 | 2020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 | 2020年10月 |
2 | 范伶俐 | 全国气象教学名师 | 2020年9月 |
3 | 范伶俐 | 广东海洋大学2019-2020学年教学名师 | 2020年9月 |
4 | 曹瑞雪、常舒捷、薛宇峰 | 第11届教学质量优秀奖 | 2020年4月 |
5 | 李德琳 |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奖 | 2020年7月 |
太阳活动和地球自转对ENSO的调制 |
6 | 刘春雷 |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奖 | 2020年7月 |
热带辐合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
7 | 凌征 |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奖 | 2020年7月 |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夏季登陆广东台风影响研究 |
8 | 欧念森 |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奖 | 2020年7月 |
全球变暖对厄尔尼诺发生时间的影响 |
9 | 陈法锦 |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奖 | 2020年7月 |
2019年春季湛江湾上层水体、上覆水以及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分布特征 |
10 | 谢辉 |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奖 | 2020年7月 |
海南岛及周边区域重力异常特征和莫霍面深度反演 |
11 | 李成 | 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奖 |
2020年7月
|
西北大西洋海域中尺度涡旋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异特征及机制分析 |
12 | 范伶俐 | 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 | 2020年6月 |
浅析超强厄尔尼诺与南海季风异常之间的联系 |
13 | 薛宇峰 | 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 | 2020年5月 |
华南暖区暴雨特征及其机理研究 |
14 | 凌征 | 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 | 2020年6月 |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登陆广东台风的影响 |
15 | 范伶俐 | 指导大学生创新团队项目(校级) | 2020年12月 |
观云测风创新团队 |
16 | 张宇 | 指导大学生创新团队项目(校级) | 2020年12月 |
观云测风创新团队 |
17 | 钟艺晴 | 指导大学生创新团队项目(校级) | 2020年1月 |
新云天气象创新团队 |
18 | 梁梅 | 学生论文指导奖 | 2020年7月 |
1909 号超强台风“利奇马”强降水特征的诊断 |
19 | 凌征 | 学生论文指导奖 | 2020年4月 |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夏季登陆广东台风影响研究 |
20 | 薛宇峰 | 学生论文指导奖 | 2020年9月 |
连续性暖区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
21 | 王磊 | 学生论文指导奖 | 2020年10月 |
西北太平洋春季热带气旋生成数量年际异常的成因分析 |
22 | 范伶俐 | 广东省疫情防控期间本科高校在线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 | 2020年6月 |
23 | 梁梅 | 广东海洋大学2020年度教师授课观摩竞赛三等奖 | 2020年12月 |
24 | 罗小青 | 广东海洋大学2020年度教师授课观摩竞赛优秀奖 | 2020年12月 |
25 | 常舒捷 | 《气象科技英语》教学回顾及应对 (教改论文) | 2020年5月 |
26 | 胡耀强 | 海洋化学仪器分析授课模式与内容探讨 (教改论文) | 2020年9月 |
27 | 李成 | 海洋科学概论课程启发式教学初探 (教改论文) | 2020年5月 |
28 | 李成 | 海洋学课程发散式教学实践与探究 (教改论文) | 2020年6月 |
29 | 张宇2 | 基于UMU互动调查问卷的《动力气象学》教学思考 (教改论文) | 2020年6月 |
30 | 王双玲 | 基于团队指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以海洋科学为例(教改论文) | 2020年3月 |
31 | 孔德明 | 通过古海洋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球系统科学思想(教改论文) | 2020年4月 |
32 | 李成 | 物理海洋专业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实践初探(教改论文) | 2020年8月 |
33 | 谢辉 | 学时压缩背景下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改论文) | 2020年5月 |
34 | 李成 | 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 (教改论文) | 2020年11月 |
35 | 王磊 | 研究综述性论文在《海洋与气候变化》课程教学中的使用(教改论文) | 2020年6月 |
36 | 石红才 | 海洋科学专业下的构造地质学课程改革尝试 (教改论文) | 2020年6月 |
37 | 曹瀚升 | 建立以气象服务和科研为导向的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教改论文) | 2020年7月 |
(2)本科学生共获奖26人次,其中11人次获得国家级奖,6人次获得省级奖,9人次获得市级奖,150人次获得校级奖。研究生学术交流频繁,2020年2人前往国外联合培养学校进行学术交流访问,10余人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并多次获得优秀论文、优秀报告奖。
2020年本科生获市级以上奖项名单
序号 | 班级 | 姓名 | 获得奖项 | 获奖时间 | 级别 | 授奖单位 |
1 | 海化1193 | 张凯恩 | 2020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 | 2020.04 | 国家级 | 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组委会 |
2 | 减灾1182 | 郑燕珠 | 2020年第四届普译奖全国大学生翻译比赛(英译汉)初赛一等奖 | 2020.06 | 国家级 | 普译奖全国大学生翻译比赛组委会 |
3 | 大气1192 | 谈思仪 | “12.4”国家宪法日之图文设计大赛优秀奖 | 2020.12 | 国家级 | 广东海洋大学党委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 共青团广东海洋大学委员会 |
4 | 减灾1182 | 郑燕珠 | 2020年第四届普译奖全国大学生翻译比赛(汉译英)初赛三等奖 | 2020.06 | 国家级 | 普译奖全国大学生翻译比赛组委会 |
5 | 大气1192 | 赖鹏有 | 第八届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二等奖 | 2020.06 | 国家级 |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中国高校大数据教育创新联盟 |
6 | 大气1192 | 赖鹏有 |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 2020.06 | 国家级 | 广东海洋大学 |
7 | 大气1192 | 赖鹏有 | “华夏杯”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 2020.07 | 国家级 |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中国高校大数据教育创新联盟 |
8 | 海气1182 | 杨 婷 | 2020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 | 2020.04 | 国家级 | 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组委会 |
9 | 海气1182 | 杨 婷 | 2020年全国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大赛优秀奖 | 2020.06 | 国家级 | 全国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大赛组委会 |
10 | 减灾1182 | 郑燕珠 | 2020年第三届中青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 2020.07 | 国家级 | 中青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
11 | 海化1172 | 周利黎 | 第十二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大学生组三等奖 | 2020.11 | 国家级 | 全国海洋知识竞赛组委会 |
12 | 大气1192 | 赖鹏有 | 第十一届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二等奖 | 2020.01 | 省级 |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语言汉字工作委员会 |
13 | 海化1193 | 许咏琪 | 第十一届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大学组特等奖 | 2020.01 | 省级 |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14 | 海化1193 | 许咏琪 | 第十四届广东大学生校园文体艺术节竞赛类书法非专业组三等奖 | 2020.01 | 省级 |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学生联合会 |
15 | 大气1192 | 赖鹏有 | 第十一届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二等奖 | 2020.01 | 省级 |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语言汉字工作委员会 |
16 | 减灾1172 | 黄嫒嫒 | 2020年全国高校传统文化知识竞答广东省一等奖 | 2020.05 | 省级 | 2020年全国高校传统文化知识竞答组委会 |
17 | 减灾1172 | 黄嫒嫒 | 2020年全国高校传统文化知识竞答广东省“自强之星” | 2020.05 | 省级 | 2020年全国高校传统文化知识竞答组委会 |
18 | 海化1193 | 许咏琪 | 江门市第十四届临书展入展奖 | 2020.01 | 市级 | 江门市书法家协会 |
19 | 减灾1172 | 邵端舟 | 第二届广东省退役军人创业大赛三等奖 | 2020.07 | 市级 | 广东省退役军人创业大赛组委会 |
20 | 减灾1172 | 邵端舟 | 广东省“众创杯”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贡献奖 | 2020.08 | 市级 |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21 | 减灾1172 | 邵端舟 |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区铜奖 | 2020.08 | 市级 | 广东省教育厅 |
22 | 防雷1191 | 何钰莹 | 2020年湛江市第三届“万华城市花园羽协杯”羽毛球公开赛女子A组双打第三名 | 2020.09 | 市级 | 湛江市羽毛球协会 |
23 | 大气1191 | 陈凯玲 | 2020年“趁年轻 去基层”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 青年基层观察员 | 2020.11 | 市级 | 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 |
24 | 大气1191 | 陈凯玲 | 2020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 2020.11 | 市级 | 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 |
25 | 海地1194 | 徐进 | 首届全国大学生国防、军工知识竞赛 | 2020.10 | 市级 | 首届全国大学生国防军工知识竞赛组委会、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中国军转民杂志社 |
26 | 减灾1182 | 郑燕珠 | 2020年第三届中青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 2020.07 | 市级 | 中青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 |
4. 新增和在研项目
序号 | 级别 | 项目编号 | 项 目 名 称 | 项目来源 | 主持人 | 合同金额 |
1 | 国家级 | A20298 | 黑潮入侵南海衰退过程的可预报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梁朋 | 24 |
2 | 国家级 | A19036 | 热带区域海气耦合模式技术研究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任务) | 王磊 | 21.7 |
3 | 国家级 | A19289 | 太平洋南赤道流的时空变异及其对印尼贯穿流的调控作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杨丽娜 | 25 |
4 | 国家级 | A18201 | 昼夜温差变化驱动的夜间急流及其混合过程的观测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张书文 | 62 |
5 | 国家级 | A20293 | 南北半球能量不对称及其对降雨分布的影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刘春雷 | 58 |
6 | 国家级 | A20297 | 重力波对青藏高原臭氧谷双心结构的影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常舒捷 | 24 |
7 | 国家级 | A20098 | 青藏高原亚洲水塔关键区水汽输送及资料同化研究 |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 | 曹宁 | 53.8 |
8 | 国家级 | A20217 | 一体化模式中大气和海冰资料同化技术研究-大气同化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张宇2 | 73 |
9 | 国家级 | A20216 | 一体化模式中大气和海冰资料同化技术研究-海冰同化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陈志强 | 73 |
10 | 国家级 | A19024 | 热带太平洋海温模态变异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 | 范伶俐 | 45 |
11 | 国家级 | A19040 | 高分辨率数值模式预报误差分析与评估方法及模式诊断工具的研发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薛宇峰 | 57.64 |
12 | 国家级 | A19056 | 夏季BSISO北传及其对东亚气候影响的机理和预测方法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严厉 | 42.1 |
13 | 国家级 | A18200 | 北半球冬季热带印度洋障碍层的变化对Madden-Julian Oscillation的触发及维持的潜在影响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邓立平 | 60 |
14 | 国家级 | A20057 | 基于集合变换敏感性方法的华南暖区暴雨的观测敏感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张宇2 | 25 |
15 | 国家级 | A17007 | 夏季青藏高原臭氧谷双心结构的上平流层中心形成机制--大气成分等卫星资料预处理与分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常舒捷 | 6.8 |
16 | 国家级 | A20230 | 黑潮锋面过程与能量耗散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 | 陈法锦 | 309.6 |
17 | 国家级 | A20296 | 珠江流域过去2000年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高分辨率记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黄超 | 24 |
18 | 国家级 | A20299 | 基于沉积记录的冲绳海槽北部热液活动史和热液物质贡献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 黄鑫 | 24 |
19 | 国家级 | A18246 | 热带沿海地区高分辨气候重建与极端气候研究 | 国家科技部 | 孔德明 | 92 |
20 | 国家级 | A19238 | 东海黑潮区云和水汽辐射效应对低云形态变化的影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龙景超 | 24 |
21 | 国家级 | A19239 | 实验室观测两层斜压不稳定产生亚中尺度涡旋、涡丝过程中的能谱演化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张洋 | 27 |
22 | 国家级 | A19237 | 白垩纪厌氧湖泊反硝化作用的定量化研究——以松辽盆地嫩江组为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曹瀚升 | 25 |
23 | 国家级 | A19241 | 南海海盆中深层水体翻转过程的多参数示踪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黄鹏 | 27 |
24 | 省部级 | R | 南海多尺度动力过程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效应 | 广东省教育厅 | 谢玲玲 | 300 |
25 | 省部级 | A18321 | 西太平洋上层海洋环流变异与海气相互作用过程 |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 凌征 | 83 |
26 | 省部级 | A17340 | 南海SCS-YGST02区块海洋环境参数遥感调查II期 | 国家海洋局 | 谢玲玲 | 30 |
27 | 省部级 | K16096 | 粤西陆架海动力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张书文 | 300 |
28 | 省部级 | A16101 | 印尼贯穿流源区海洋动力与海气交换过程 | 国家海洋局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 | 谢玲玲 | 45 |
29 | 省部级 | A20158 | 中国气象局-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海洋气象联合实验室建设 | 国务院其他部门 | 徐建军 | 8.5 |
30 | 省部级 | B20054 | 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观测敏感区和观测网布局研究 | 四川省气候中心 | 张宇2 | 4 |
31 | 省部级 | 2019B1515120018 | 南海海洋气象灾害预测预警及应急响应技术研究 | 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 徐建军 | 100 |
32 | 省部级 | 2019A1515111009 | 太阳辐射变化对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的调制作用及机理探索 | 广东省联合基金青年项目 | 李德琳 | 10 |
33 | 省部级 | A19330 | 南海海洋动力场监测与灾害防御技术服务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 徐建军 | 86.3 |
34 | 省部级 | A18381 | 印度洋重点港口及航线预报技术研究 | 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 | 徐建军 | 415.28 |
35 | 省部级 | A20200 | 珠江广州河段-近海环境中活性氮的迁移转化与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陈法锦 | 30 |
36 | 省部级 | 2019KQNCX044 | 人类活动和季节变化对湛江湾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影响 | 省、市、自治区科技项目 | 周凤霞 | 10 |
37 | 省部级 | K20037 | 南海北部陆坡末次冰消期以来海-陆相互作用研究 | 省自然科学基金 | 黄超 | 10 |
38 | 横向 | B19256 | 南海遥感研究 |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 谢玲玲 | 17 |
39 | 横向 | B19255 | 海洋水质遥感监测技术研究 |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 谢玲玲 | 9 |
40 | 横向 | B19250 | 基于卫星影像的粤西陆架海台风生态响应分析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李君益 | 2 |
41 | 横向 | B0057 | 台风对近海养殖业的影响评估模型建立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 | 张宇2 | 19.85 |
42 | 横向 | B19268 | 《风云三号03批GRAPES数值预报同化应用2019年度任务》——微波探测资料(MWTS,MWHS)对GRAPES预报的影响 | 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 | 张宇2 | 50 |
43 | 横向 | B0050 | 印度洋与青藏高原热力差异对季风系统演变影响的模拟试验和敏感性试验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徐建军 | 34 |
44 | 横向 | B20205 | 土壤和海洋沉积物的碳氮同位素测定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陈法锦 | 5 |
45 | 横向 | B20206 | 黄柏河流域水体及沉积物理化环境调查 |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 陈法锦 | 5.75 |
46 | 横向 | B20207 | 大气样品中悬浮颗粒物、总碳等参数以及水体硝酸盐氮同位素的分析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陈法锦 | 16 |
47 | 横向 | B20021 | 南海北部多指标重建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环境变化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黄超 | 2 |
48 | 横向 | B19252 | 南海北部沉积物记录的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环境演变研究 |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黄超 | 5 |
49 | 横向 | B19338 | 基于MEIT数据集对海洋上层能量串级的统计研究 |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 张洋 | 3 |
50 | 横向 | B20023 | 南海北部多指标重建16kaBP气候环境变化 |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 黄超 | 2.5 |
51 | 校内 | R20001 | 南北半球能量不对称及其对降雨分布的影响 | 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启动经费 | 刘春雷 | 100 |
52 | 校内 | 231419022 | 中国气象局-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海洋气象 联合实验室建设 | 广东海洋大学“冲一流”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平台) | 徐建军 | 300 |
53 | 市级 | 2020A01008 | 湛江湾及其邻近海域风暴潮-漫滩灾害发生机理及可预报性技术研究 | 湛江市科学技术局 | 白鹏 | 10 |
54 | 校级 | R20022 | 楚科奇海西部海区陆坡流变化特征及机制研究 | 广东海洋大学 | 李敏2 | 30 |
55 | 校级 | P15299 | 琼东陆架陆坡区内潮混合及与上升流的相互作用 | 广东海洋大学 | 李敏2 | 21 |
56 | 校级 | CYL231419012 | 粤西陆架三维环流及物质输送研究 | 广东海洋大学 | 谢玲玲 | 60 |
57 | 校级 | GSP002026002001 | 南海多尺度动力过程及相互作用 |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广东海洋大学团队项目 | 谢玲玲 | 100 |
58 | 国家级 | A18174 | 近现代西北太平洋ENSO循环及气候变化机理研究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徐峰 | 120 |
59 | 国家级 | A19148 | 利用WRF-GIS中尺度系统同化高原地区大气可降解水量资料 | 国家科技部 | 陈志强 | 20 |
60 | 横向 | B | 黄柏河流水域水体及沉积物理化环境分析 |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 陈法锦 | 5.75 |
61 | 横向 | B20292 | 第二次华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编制 | 广东省气候中心 | 王晶 | 3 |
62 | 横向 | B20305 | 卫星雷达探测资料同化技术研究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张宇2 | 13.76 |
63 | 横向 | B20306 | 风廓线雷达探测试验研究项目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张宇2 | 18 |
64 | 横向 | B20318 | 南海珊瑚资源调查微塑料分析 | 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 黄超 | 1,36 |
65 | 横向 | B20334 | 基于数值模拟和同化资料的南海中尺度过程分析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凌征 | 14 |
66 | 横向 | B20346 | CSDP-2井镜质体反射率数据筛选与测试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石红才 | 12 |
67 | 横向 | B20347 | 高维度最优初始误差计算方法 | 海军潜艇学院 | 梁朋 | 9.6 |
68 | 横向 | B20368 | 有孔虫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 | 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 | 石红才 | 13.64 |
69 | 横向 | | 广东深圳天文台海雾观测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王晶 | 2.5 |